IER-M9 和 IER-M7
Sony 最新推出產品 - 舞台用的入耳式監聽耳機。
IER-M9 和 IER-M7
Sony 最新推出產品 - 舞台用的入耳式監聽耳機。
傳統上,音樂人和樂手在舞台上表演時會佩戴舞台監聽耳機,現場音響工程師亦會用這類耳款來監聽演出。最近,外界對專業音樂人聆聽的音訊,以及高度隔音和貼合的現場音響工程師越來越感興趣。這代表音樂愛好者也開始使用舞台監聽耳機,令這類耳機迅速成為受歡迎的耳機類型。自 2018 年秋季開始,Sony 推出兩款最新研發的舞台監聽耳機——IER-M9 和 IER-M7,正式進駐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我們向耳機的設計師問及在設計過程中,他們所專注的要點。
(受訪者)V&S 部門,產品設計部聲學工程師 Eiji Kuwahara
V&S 部門,產品設計部聲學工程師 Hayami Tobise
V&S 部門,產品設計部聲學工程師 Eiji Kuwahara
IER-M9 和 IER-M7 是 Sony 利用最新技術,從零開始研製的全新舞台監聽耳機。首先,可否分享一下在研發這兩款耳機時,您有甚麼想法和目標?
Kuwahara:
作為一名工程師,在開發 IER-M9 和 IER-M7 的時候,我希望徹底重新檢討舞台監聽耳機在音質方面的表現。舞台用的監聽耳機直至最近才被入耳式監聽耳機所取代,我認為這種耳機仍然有改良空間,深入探究這些範疇也許很有意思。
一款舞台監聽耳機需要呈現怎樣的音效才算令人滿意?
Kuwahara:
顧名思義,錄音室監聽耳機是提供予音訊工程師在錄音室使用的耳機。大家都會預期耳機能夠如實重現麥克風所錄下的聲音。相比之下,音樂人在舞台上所佩戴的舞台監聽耳機又需要配備甚麼功能?我們會將這類耳機界定為幫助音樂人將表現力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工具,並藉著解析音效,發揮耳機的預期作用。
從該分析的結果,令我們對耳機的三大要素更清晰了解。
第一,音樂人所表現的聲音必須精確重現,與原來表現出來的聲音無異。舞台監聽耳機的其中一種主要功能,是讓表演者能夠察覺到聲音如何傳達到觀眾的耳中,包括呼吸和最微弱的人聲等最微小的差異。結他和低音結他等樂器的情況亦然。
第二個要素是能夠正確判斷樂器之間的平衡。在舞台上,能夠讓人聲和樂器聲鮮明突出並明晰地聽見,這一點非常重要。無疑,如果所有聲音都混雜在一起,表演者就無法演奏自己負責的部分。舞台監聽耳機必須能夠精確表現出音樂人想要表達的音效和情感。
在一場古典音樂會上,這些工作會交由指揮負責,但在演唱會期間,這些工作則往往需要依賴舞台監聽耳機。
Kuwahara:
的確如此。最後,第三種元素是節奏。為確保表演期間能夠準備把握時間,歌唱者和結他手需要聽到來自節奏組的鼓和低音結他聲,這亦是舞台監聽耳機的另一個重要功能。
而 IER-M9 和 IER-M7 的主要不同之處正在於此。這兩款耳機能夠讓您清晰地聽見聲音的衝擊力。我們亦投放了不少心力,以確保使用者能夠感受到聲音的律動。這是因為音樂人需要深切地感受到表演的聲浪起伏,並隨之作出回應,務求提升音樂的表現力。所以實際上,這意味著我們已徹底改變了低頻率聲音的呈現方式。
我們已提及過理想的舞台監聽音效。現在可否分享一下在 IER-M9 和 IER-M7 背後令這一切實現的技術?
Tobise:
為了令全新的舞台監聽耳機呈現真實的聲音,我們研發了一款最新的多動鐵式 (BA) 系統,而這個系統只會配置於這兩款型號上。我們之所以採用 BA 驅動器單元,是因為其衝擊瞬態適用於營造入耳式監聽耳機所需的節奏表現。此外,為了呈現真確的監控音效,我們必須在低至高頻率範圍之間作出細微的音效調整,但只要配備多動鐵式系統,每個 BA 驅動器單元就可處理特定的頻率範圍,所以這個系統便成為了實現我們所想的最佳方法。
V&S 部門,產品設計部聲學工程師 Hayami Tobise
Kuwahara:
多動鐵式 (BA) 系統的概念曾應用於 2015 推出的 XBA-300。XBA-300 配備三個 BA 驅動器單元,分別處理高、中、低頻率範圍,是一款平均而且功能齊備的產品。然而在 2016 年,我們在 BA 技術上取得重大進展,令驅動器單元變得更為精巧。所以這次,我們都滿懷好奇,想知道如果配置超過三個 BA 驅動器單元會有何結果……然後,我們就著手嘗試。另外,由於配置了多個 BA 驅動器單元,我們就可以將驅動器單元的正面部分密封,以更切合舞台監聽耳機的高度隔音要求。
您曾經提及兩款耳機「配備超過三個動鐵式驅動器單元」,那麼當中到底有多少個動鐵式驅動器單元?
Kuwahara:
IER-M9 有五個動鐵式 (BA) 驅動器單元,IER-M7 有四個,而每個 BA 驅動器單元所處理的主要頻率範圍是獨立分開,這表示 IER-M9 是一個 5 路 5 動鐵式系統,而 IER-M7 則是一個 4 路 4 動鐵式系統。我們亦曾經嘗試製作超過六個 BA 驅動器單元的版本,但在測試期間,我們發現它未能時刻發揮更出色的表現。為實現預期的音質,我們認為以目前情況而言,5 路 5 動鐵是最好的設置。此外,我們亦正為微型 BA 驅動器單元開發全新的低音揚聲器、全範圍系統和超高音揚聲器。
Tobise:
真正重要的是 IER-M9 是一個 5 路 5 動鐵式系統。市面上亦有一些可處理相同頻率範圍的多動鐵式驅動器單元系統,例如 3 路 12 動鐵式系統。但我們並未在這款耳機上作同類嘗試。
Kuwahara:
以多動鐵式 (BA) 驅動器單元處理相同頻率範圍無疑也有一定好處,但在 Sony 工作的其中一個好處,在於同一位工程師可以參與整個生產過程,包括 BA 驅動器單元的內部研發、 設計以至入耳式耳機的生產。從 BA 驅動器單元的纜線和振膜,以至形狀和物料,我們都能夠一一跟進,讓每個 BA 驅動器單元都與我們所相信的同出一轍。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最少的單元數量實現高音效質素。
我想提及 Sony 對 BA 驅動器單元的細節始終堅持一絲不苟態度。以低音揚聲器為例,這款驅動器單元上設有可讓聲音通過小孔,視乎小孔的大小,高頻率會被消除。我們以微米為單位,將小孔作出調整並進行測試,以達到能夠表現出音樂律動的核心目標,並採用相關研發結果,務求呈現出最接近理想的音質。
Tobise:
每個動鐵式 (BA) 驅動器單元的音效輸出路徑亦同樣重要。BA 耳機的音效路徑通常是利用連接 BA 驅動器單元的細長管道形成。不過這種方法存在缺點,例如會造成高音揚聲器的高頻率範圍會被減弱。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採用了另一種方法,將 BA 驅動器單元直接設置在內殼上。這種方法讓我們能夠產生出更寬闊的音效路徑,並可直接傳送 BA 驅動器單元產生的自然高頻率(經優化的音效路徑)。我們亦採用了強度極高、內部損耗高的鎂合金來製作內殼。透過穩定 BA 驅動器單元的表現,並減少所有不必要的內殼振動,我們得以進一步提升音訊的清晰度。
在組裝多動鐵式系統時,有沒有受到其他問題困擾?
Tobise:
組裝過程並非只涉及如何將動鐵式 (BA) 驅動器單元組合在一起,更包括要決定每個 BA 驅動器單元在聲音混合時的音效路徑形狀,亦需要調整網絡電路,以將頻率分離。而可能的調整方式可謂數之不盡,要一一嘗試,過程的確非常緩慢而且艱鉅。
Kuwahara:
這兩款耳機的中頻率主要從兩個全範圍 BA 驅動器單元分離。一個用於輔助低音揚聲器,可提升音效的律動;而另一個則用於配合高音揚聲器,以帶出純淨的高頻率音訊。早於過程之初,我們已朝著這方向進行研發,但最終我們成功呈現出遠超乎當初預期的音質。而實現這一點的關鍵,在於 Tobise 苦心鑽研的網絡電路系統。透過徹底重新思考設計概念,他成功改良了每個 BA 驅動器單元之間的連接。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所實現的音質遠遠超越了當初最大的期望。
除了音質之外,還有其他需要特別考慮的要點嗎?
Kuwahara:
兩款耳機的最大特點在於佩戴感。IER-M9 和 IER-M7 採用了全新的預製耳掛,能夠持續帶來舒適的佩戴感,以及穩固的貼合度。我們亦特別顧及到音樂人的使用需要,讓耳機能夠迅速戴上和取下,這一點也是兩款舞台監聽耳機的主要特點所在。
當中的重點在於耳掛部分採用了預製形狀。很多 Sony 掛耳式耳機都需要使用者手動調整耳掛形狀,以貼合耳形。而這兩款耳機,耳掛的形狀可於開始使用時完成所需設置,所以可以直接戴上。耳掛採用的物料非常柔軟,可以輕易彎曲,貼合各種耳形。耳機內殼的形狀亦經過精巧設計,以便穩妥地佩戴在耳上。耳機內殼與預製耳掛互相配合,可確保耳機穩固不易滑落,在舞台上到處走動依然無礙。可迅速戴上、舒適而且穩固。平心而論,我可以說,這些考慮在當時有助我們實現對掛耳式耳機所定下的其中一項終極目標。
在開發 IER-M9 和 IER-M7 期間,您曾經向現場音響工程師和會實際使用相關裝置的音樂人尋求協助,可否分享一下您們之間的合作細節?
Kuwahara:
我們擁有生產耳機的技術,亦滿懷信心,相信我們的技術能夠有效判別並改善音效。然而,我們確實缺乏關於舞台監聽耳機的使用及其所需音質的知識。所以,我們從專門負責擴音 (SR) 的音樂人和工程師身上得到的協助,實在是難能可貴。全賴 Sony Music,我們才能夠直接接觸到熟悉相關設備操作的現場音響工程師,並可從他們身上得到很多有用意見。(請參閱下方專欄)
我們向 Ohmura 先生問及:在研發 IER-M9 和 IER-M7 期間,與 Kim Co., Ltd 的現場音響工程師 Ryo Ohmura 的合作成為了具代表性的標誌。您們進行過怎樣的交流,最終又促成了哪些音訊方面的改變?
隸屬於 Kim Co., Ltd 的現場音響工程師 Ryo Ohmura 對多種音樂風格方面都有一定經驗,包括流行音樂、搖滾以至傳統的演歌,亦曾經與許多日本頂尖的音樂人合作,包括 ACIDMAN、石川小百合、加藤米莉亞、清龍人、GLIM SPANKY、柴咲幸、清水翔太以及 JUJU。
首先,可否分享一下當初 Sony 聯絡您時,您有甚麼想法?
Ohmura:
那時我萬分雀躍。從事 SR(擴音)工作的其中一種樂趣,是可以從零開始創造出一個能全面運作的舞台。我的工作動力正是源自如此。同樣地,開發一款入耳式監聽耳機亦能為我帶來同等的喜悅和興奮心情。
可否解釋一下您具體上得到哪些協助?
Ohmura:
當我一收到原型,我就借助我的工程師同事和一些和我一起合作的音樂人來測試原型。而最終我收集到多人的意見。他們的回應全部各有不同,某些人的意見更偏重於個人取向,於是我從中篩選了一些對入耳式監聽耳機尤其重要的事項,然後將意見轉交予 Kuwahara 和 Tobise。
Kuwahara:
Ohmura 的確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具參考價值的意見。即使在周遊日本,到訪不同場地期間,他都會定期與我們保持聯絡,而我們會將他提供的意見應用在開發音響產品上。
音樂人普遍希望舞台監聽耳機能夠呈現甚麼樣的音效?
Ohmura:
例如,對歌唱者而言,他們的音色和聲音速度能否真確重現,這一點非常重要。當然,我認為這一類的基本功能早於原型階段已大致實現。然而,在重現低音鼓低沉的聲音方面則顯得稍為薄弱,但這一點對鼓手非常重要,所以我要求他們在這一方面多加用心。小巧的入耳式耳機通常無法重現能夠令空氣移動的低沉音質,但我向他們表示,我希望耳機能夠帶來這種感覺。
Kuwahara:
這個要求確實令我們感到驚訝。我們本來的想法是,如果您只想聽到自己的聲音或者低音鼓的衝擊力,低頻率較弱應該無妨。我們本來以為已游刃有餘,但他卻說對於在台上表演的樂手而言,仍有不足之處。這是我們在原型階段後的最大改變。我們明白到要成就一場精彩的表演,重現低沉的頻率十分重要。
那些意見最終能夠反映在產品之上嗎?
Ohmura:
沒錯。我剛嘗試用最終版本來聆聽音訊,我可以肯定地說,我真的感受到空氣的移動。(笑)
可否分享一下您對整體音效的意見?與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舞台監聽耳機比較,IER-M9 和 IER-M7 有哪些過人之處?
Ohmura:
如果要我簡單概括,我會形容它們呈現的音效令我感到興奮。您感受過演唱會開始時的興奮心情嗎?這兩款產品能夠令人有期待的感覺。燈光變暗,舞台右邊的結他獨奏響起,然後聽到來自舞台左邊節奏組的演奏……然後從舞台中央聽到清脆清晰的人聲。我真的希望您可以感受到聲音的傳播。
最後我們想知道,對於一般音樂愛好者能夠使用如舞台監聽耳機等專業級工具,您有何感覺?
Ohmura:
此現象不只出現在耳機上。有不少人都希望使用專業級工具,不論各行各業。我認為這不是壞事。我的意思是,難道這不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嗎?(笑)對我而言,正如我剛才所說,享受音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在於呈現的音效能否令您感到興奮雀躍。我想即使在工餘時間,我仍然會想用 IER-M9 來聽音樂。我目前急不及待想盡快擁有一件製成品。
我們向 Ohmura 提出同一個的問題:IER-M9 和 IER-M7 舞台監聽耳機本來是為了專業音樂人而研發,對於像我們這些一般音樂愛好者能夠使用這兩款耳機,您有何感覺?
Kuwahara:
對於專業音樂人而言,舞台監聽耳機只是一種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這類耳機顯然並非一般音樂愛好者會使用到。然而,我想您可能已從坊間的討論中略之知一二。而實際上,這類耳機不但在舞台監聽上表現超卓,在聆聽品質方面亦毫不遜色。
作為例子,就如傳播到觀眾耳中的聲音一樣,歌唱者透過舞台監聽耳機所聽到的音效,通常混合了所有樂器的聲音。能夠對聲音進行調整,讓歌唱者聽到平衡有致的聲音重現,是舞台監聽耳機的一大特點。所以,雖說這類耳機是用於監聽,但亦適用於聆聽,可謂一石二鳥。
Tobise:
對 Sony 而言,這是一項新挑戰。在仔細摸索呈現音效的方向時,我們發現最終的製成品音質平衡有致,適合日常聆聽使用。樂器的聲音準確無誤,節奏與平衡同樣毫不遜色。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這兩款產品所播放的音訊,能夠為聆聽者帶來興奮雀躍的感覺。
有哪些音樂風格特別適合 IER-M9 和 IER-M7?
Tobise:
基本上,兩款耳機都是為了準確呈現任何類型的音樂風格而設,但我認為在可能會使用到舞台監聽耳機的音樂表演,例如流行音樂、搖滾和爵士樂,這兩款耳機將能夠讓您感受到聲音的律動和複雜精細的音樂表現。
請說明一下 IER-M9 和 IER-M7 的不同之處。
Tobise:
IER-M9 設有一個額外的高音揚聲器,能夠更圓滑細膩地重現高頻率,讓音色細節得以完美呈現。正因為我們投放了很多心思在重現鈸和高帽鈸的餘音,以及音樂人的呼吸上,我會將 IER-M9 推薦給對真實重現度較為講究的人士。當然,IER-M7 亦同樣滿足到所有重要的要求,所以擁有這款耳機,絕對可以令您感到稱心滿意。我們認為對於重視中頻率的人士,特別是人聲,這款耳機將會深得他們喜愛。
您認為它適合連接甚麼水平的音樂播放器或音訊來源?
Kuwahara:
先嘗試連接慣用的音樂播放器,即使是智能手機亦無妨。如果預算充裕,可嘗試一款支援平衡連接的 Walkman®(NW-ZX300、NW-WM1A 和 NW-WM1Z),以享受平衡連接帶來的純淨音效。我亦建議使用最高質素的可用音訊來源。優質耳機能夠如實表現出音訊來源的質素差異,所以我認為一邊聆聽一邊比較會相當有趣。
最後,有沒有想向音樂愛好者傳達的訊息?
Tobise:
雖然這兩款耳機主要針對專業音樂人和現場音響工程師而設計,但廣大的音樂愛好者在使用這兩款耳機聽音樂時,應該也能全面感受到音樂的律動和細節。我相信,某些音效是只有這兩款耳機才能呈現。我們尤其希望喜愛看到音樂人在舞台上傾力演出的音樂愛好者能夠親身一試。
Kuwahara:
我想再次強調,雖然這兩款耳機能夠忠實呈現專業音樂人所追求的音質,它們仍然是適合日常使用的耳機。這些耳機用途廣泛,適用於聆聽任何類型歌曲或音樂風格。
雖然售價高昂,但對於能夠開發出如此優質的耳機,我們深感驕傲,亦可以滿懷信心地向一眾音樂愛好者推薦這兩款耳機。我非常建議音樂愛好者到店內一試……最後,對於同樣會表演自創歌曲的愛好者,我認為這兩款耳機將會對他們有特別吸引之處。